close

這兩年來,「無感」已經成為台灣媒體愛用的熱門關鍵字。

 

從「無感復甦」一詞開始,到民眾對政府施政的無感,其實,台灣還有太多太多無感的現象,我們幾乎可以把「無感」兩字,套用到許多我們日常生活的領域。例如:「無感夫妻」、「無感鄰居」、「無感教育」、「無感社會」…,好多無感。

 

在個人經驗裡面,台灣人有以下幾個「無感」現象最令人氣憤。

 

首先就是「無感公寓」和「無感鄰居」。

 

大家都知道公寓大樓住戶一層疊著一層,自家的地板就是別人的天花板,可是台灣人住公寓,卻當成自己住獨棟或透天,照常恣意的拖拉桌椅、甩門、跑、跳、敲東敲西、大聲聽音樂、拉扯曬衣架… 製造各種意想不到噪音給下層住戶和鄰居,很少人在舉手投足之間,有想到下層住戶的存在,有意識地放輕自己的動作,或是在桌椅下面貼個消音墊。

 

因為台灣人對別人的存在「無感」。

 

因為這種「無感」,台灣人還習慣在公寓樓梯間這樣的公共空間裡堆放自己的雜物、垃圾、腳踏車,妨礙鄰居通行;在公寓裡養狗,不管牠半夜裡吠得多大聲;在電梯裡見到鄰居,不但不打招呼、不點頭,還裝作沒看到「東西」。

 

其次是「無感行人」。特別是台北市的行人。

 

台北人在巷子裡的狹窄人行道上「狹路相逢」,依據我自身的經驗,10個走過來的路人,有8個都是我先讓路,這80%的人,要嘛不是裝作沒看到你走過來,要嘛瞄你一眼,仍然堅定不移、寸土不讓的維持他/她的行進路線,就算您距離他只剩下不到50公分,他也沒有絲毫挪一下的打算,就好像馬路是他家走廊一樣。

 

還有「無感乘客」。特別是台北市的乘客。

 

有一次,我在首善之區,從忠孝敦化搭公車到大安國中,沿途三站下車的乘客共有12人,公車司機禮貌地向每位乘客說謝謝,您猜有幾個人回應他?NONE! 居然沒半個! 每個人都裝作沒聽到似的,或一副「您跟老娘說謝謝是理所當然」的樣子, 直到我下車,才有人跟司機說一聲謝謝,台北人的無感和冷血,已經到了令人髮指的地步。

 

家裡有無感家長,學校裡當然有「無感老師」。

 

老師如何無感?

 

有一天,我看到兒子的學期行事曆上有老師的打字留言,老師留言說:「希望我在忙碌一天之後,能跟各位家長您一樣,享受愜意的休憩時間,所以,希望您若有事情指教,可以利用我白天沒課的時間來電。」

 

看到之後,拎北真是給他一肚子火。我們做家長的很多忙到七點還沒下班,回到家裡已經八、九點,卻看到小孩作業簿上被你/妳指定了一堆作業,外加明天的小考,等到陪小孩弄完,已經超過10點半了,您卻說我們家長在「享受愜意的休憩時間」??

 

老師的無感,莫此為甚。

 

最後就是「無感餐廳」。

 

幾年前住台北市安和路二段巷子裡,家裡樓下就是有名的「犇鐵板燒」,一整年特別是夏天,鐵板燒的餿水排進水溝,噁心的酸臭味從水管傳上來二樓家裡廁所,令人想吐。其抽油風機正對我們後陽台的窗戶,中午和晚上營業時間如果您沒有關上窗戶,一整個曬衣架的衣服全都沾上濃濃的鐵板味。

 

可笑的是「無感餐廳」開在無感台北市民的住宅區裡,加上無感政府,倒也相安無事。

 

台灣人只會怪政府無感,卻沒想到最無感的就是自己。無感餐廳繼續排放油煙污水;無感學校繼續出產永無止境的考試和習題;無感工廠繼續排放廢氣;無感食品廠繼續加入三聚氰胺、起雲劑和其他有沒有的東西;無感公司繼續加班到深夜;無感員工繼續燒肝瞎忙;無感名嘴繼續瞎掰呼攏;無感官員繼續說:「一切都沒問題」。

 

因為自己對別人的無感,台灣人不能感覺到社會中其他個人、其他群體的存在、需求和權利,同時卻恣意擴張自己的聲音和需求,結果就是一個以自我為中心、無視他人的冷漠社會,在這種「無感社會」的大氛圍下,要發展出什麼社區意識、有深度的文化藝術、以人為本的教育體制,或是達到什麼「樂活城市」、「美麗台灣」的夢想,我看根本是緣木求魚。

 

arrow
arrow

    Augus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