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前一陣子到一家傳播公司,跟她們介紹自己從前做過的網路電視專案,沒想到接下來是一連串「打槍」:

  「這是700kbps哦?怎麼只有720x480?」

  「這種畫質還可以放上來網路哦?客戶也可以接受哦?」

  「我們客戶自己上傳到雲端平台的,都已經是1080p了!」

我費了一番口舌,跟她們解釋,我們的專案不含拍片,這些都是該政府單位歷年來的舊片上傳,且找不到原來Betacam母帶,只能拿DVD來轉檔,畫質當然僅能差強人意。不過由於她們的「率直」,倒是帶出我的一場省思。

 

回想十幾年前跟攝影大哥出機時,帶著Digital Betacam,總覺得很屌,因為路人和客戶常常投以好奇或羨慕的眼光。現在,在路上遇見攝影組,還扛著DVCAM、Betacam SX、Digital Betacam…的,反而覺得真是他媽的傻B,那麼重的一個機子、動輒百萬起跳,只是外表嚇人,比規格,不過是480p,還不如任何一個路人脖子上掛的數位相機,每一台都支援1080i、22Mbps的HD錄影功能,價格卻只要2萬多。

 

從1990年我開始接觸到業務級以上的攝影機以來,傳播公司和電視台隨著SONY和Panasonic的產品換代,一路的換機、升級,從Betacam SP、MII換成了Digital Betacam、DVCAM或DVCPRO。沒多久,有錢的、誤以為高畫質時代即將來臨的業者,馬上又買了HDCAM或DVCPRO HD,沒錢的、觀望了幾年的改買HDV。

 

2003、2004年後無帶化風潮開始,大家又忙著丟掉1/2吋卡匣,換成XDCAM 藍光或P2,沒想到過不了三年,所謂的Professional Disk很快就掛了,07年後SONY XDCAM EX1也換成了SxS記憶卡,於是大家又要換機了。

 

在這二十年間專業機種發展的同時,家用市場的規格一路影響著專業市場的發展,從V8演變成Hi8、Hi8演變成Pro-Hi8;Mini DV進入廣電殿堂變成DVCPRO和DVCAM,最後還演化出HDV,成為無帶化之前最新的業務級規格,也由於HDV橫跨家用攝影和專業級市場的特性,開始了「Prosumer」這個名詞。

 

想不到HDV才開始流行,日本人就喊著要我們丟掉帶子(2003-2004)。在專業無帶化攝影機互相競爭的索尼和松下,卻在2006年聯手,推出了AVCHD規格。此後五年來,AVCHD開始了其普及之旅,現在市場上幾乎所有的攝錄機、數位相機、智慧型手機,只要是號稱能HD錄影的設備,哪一個不是支援AVCHD?

 

二十年來,攝錄影機從需要一百幾十萬的Digital Betacam,變成了三十萬搞定的XDCAM,再到六萬元有找的HDV、AVCHD Handycam,最後,連二萬元不到的類單眼數位相機和智慧手機,都支援1080p錄影。

 

二十年後,大家終於知道,最新科技是出現在Consumer等級,其次是Prosumer,號稱「Professional」的東西一定是狗屎,那種您兒子用過都會搖頭的東西。

 

曾幾何時,電視台和傳播公司老闆引以為傲、笑傲市場的廣電級設備,如今卻成為明日黃花,扛出去、拍出來到處被人打槍的笑柄。

 

國慶日前夕,我在台中看夢想家舞台劇的彩排演出,只見觀眾席幾個媽媽拿著iPhone搞HD錄影,錄了幾分鐘,就看她們忙著滑來滑去,急著把新鮮貨上傳FB和悠土伯,戲還沒演完,FB上面已經有「觀眾」看完按「讚」了。我突然想到,如果當晚沒有SNG,叫攝影組來拍ENG/EFP,最快也要午夜帶子才能傳回台北,隔天後製完才能播出,電視台的效率和科技優勢,居然還不如幾個媽媽桑了。

 

隨著頻寬費用不斷降價、5000元一台的Cyber-shot也支援起HD錄影、一堆人在網上開起了頻道、「微電影」開始風行、Smart TV聯網電視逐漸普及,觀眾隨時可以把喜好的視頻網站設到電視桌面上成為App Icon,人們一樣坐在客廳、一樣用遙控器按來按去,就是不一定會選到中天、TVBS或三立。到那時,廣播電視業者的未來,就如同九零年末期的無線台面對崛起的Cable TV,四面楚歌,再一次面臨生死攸關的考驗。

 

arrow
arrow

    Augus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