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上週賽片在金馬獎閉幕前拿到「最佳劇情片」大獎,相信讓很多藝文界的朋友相當詫異。我的老婆與部分朋友都不是很能接受這一結果。

 

「桃姐」抱得最佳男、女主角獎、最佳導演獎三獎,通常也暗示這部影片應該是最佳影片才對。相對的賽片拿到的都是小獎:最佳男配角、音效、最佳原創電影音樂,在最佳男、女主角、最佳原著/改編劇本獎甚至連入圍都沒有。就連最佳攝影、最佳動作設計、最佳美術設計、最佳造型設計等四個主要的視覺藝術獎項,賽片也僅只入圍而已。這表明,「賽德克.巴萊」這齣戲從腳本、導演、主要演員一路到攝影、美術、造型、動作等藝術元素,都不算上乘之作。因此,當它在缺乏上述肯定的基礎上,卻得到「最佳劇情片」一獎,不免在邏輯上顯得欠缺說服力。

 

以我自己看了上集之後,至少認為「賽德克.巴萊」有以下幾個明顯的缺失:

 

一、配樂太over,在鏡頭與劇情上並不震撼或感人之際,卻出來太情緒性的音樂。

二、建築物太新,原住民身上穿的衣服也太新,好像白蘭洗衣粉剛洗過,在月光下白得發亮,這一點不是很現實。

三、「公學校出草」一役,很難想像賽德克小孩子有什麼理由,需要拿竹竿把自己朝夕相處的老師和其眷屬戳死(就算是日本人),這之前的鏡頭並無法鋪陳出其情感上或環境上的理由,因此讓人覺得很錯愕。

四、除了莫那魯道年輕時打獵生吃山豬血淋淋的內臟外,我看不出原住民族的野蠻面貌和草根性。相反的,無論是日本人統治之前或之後,無論是男、女、老、少都表現得相當文明、開化、節制、和富有文化涵養,好像每個人都受過12年基本國教一樣,一點都沒有「部落」和原始的感覺。若是跟「阿波卡獵逃」的那幾個印加帝國叢林裡的原住民相比,就會馬上感受到那種差異,因此,從人物的形象上欠缺一種戰鬥民族的說服力。

五、鏡頭上著重描寫原民的生活樣貌較多,但在日本人和原民的衝突點上鋪陳較少,因此,當角色們推衍出「公學校出草」的念頭和行動後,便顯得欠缺說服力。加上場景、鏡頭不夠緊湊,配樂在此時也沒到位,因此,原來可以推上劇情高峰的出草前夕,就少了那麼一種令觀眾恐懼、緊繃又期待的感覺,總言之,戲劇張力不足。

 

當然,「賽德克.巴萊」整體而言至少是中上之作。特別是其搭景、取景、場面規模、動作設計、攝影等,仍有其一定水準,可說是將台灣電影重新推上了大製作的宏觀格局,加上其史無前例的票房佳績,因此,雖然憑良心說,這不是一片令人會感動或想再看一次的影片,卻依然有其觀眾緣與無可取代的歷史定位。也許是考慮這些「非劇情因素」,評審們才把「最佳劇情片」頒給了「賽德克.巴萊」。

 

套句魏導自己的話最中肯:我知道我們的製作搞得很大,我知道我們的能力也沒有好到能撐這麼大的局面,這一路以來以很刻苦和克難的方式,雖然有很多缺失,但我以後會補回來!」

 

不過在此奉勸魏導,好電影不一定需要大製作或大場面。小故事也能辦出大格局,下次不用再億來億去啦。

 

arrow
arrow

    Augus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